保健品诈骗频发,中老年人如何辨别真假?

2024-09-06 21:05:50 来源:

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类“神医”“神药”,虚假保健品形成产业化,街头集市,乃至前几年各大卫视到处都是“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虽然有关新闻一直在科普辟谣,但是受骗的中老年人根本阻挡不住无良媒体的狂轰滥炸。

10片药片中有5片是安慰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警方摧毁了一个公司化运作的保健品诈骗犯罪集团,共打掉38个非法销售平台,抓获犯罪嫌疑人638名,缴获赃款3000余万元。

这种无耻的诈骗行为正是利用了中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通过无良媒体夸大、虚构保健品疗效,而很多情况下所谓的疗效也不过是“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

10片药片中有5片是安慰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保健专家表示,“对保健品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如果病人身体不适,适当使用保健品给予自身安慰,安慰剂效应也会产生积极效应。”

到底什么是“安慰剂效应”?我们今天来科普一下: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 指的是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没有药效的药物,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

10片药片中有5片是安慰剂

直到今天,“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该领域还缺乏相对健全的研究。 下面我总结了“安慰剂效应”的几个特点:

1,“安慰剂效应”受性格影响

乐观主义者、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对自身有疑病倾向的人群更容易对止痛安慰剂产生反应,性格对安慰剂效应的影响远远大于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2,有的医生本身就是安慰剂

有研究表明:如果负责注射的是一位态度温和的医生,病人的症状就会有更多改善。

而且病人感觉自己和医生“是同一类人”或许也有帮助:另一项研究发现,当病人认为主治医生和自己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个人信念时,他在临床操作后的主观疼痛就会降低。

10片药片中有5片是安慰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反安慰剂效应

性质与安慰剂效应完全相反10片药片中有5片是安慰剂,当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或者怀有负面情绪,可能会令病情恶化。而且反安慰剂效应的规模和安慰剂效应大致相当。而且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给病人吃糖豆还是吃真正有效的药物,反安慰剂效应仍会出现。

4,药品的品牌,颜色,数量甚至价格都能不同程度的增强安慰剂效应。

比如蓝色安慰剂药片要比粉色的更有镇静效果,有品牌的安慰剂比没贴牌的效果更好。注射液体安慰剂的效果比药片安慰剂的好,四片安慰剂的效果比两片的好,甚至有研究说贵的安慰剂要比价钱便宜的安慰剂效果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5,就算你知道它是安慰剂,它也同样有效

一般认为,要诱发安慰剂效应,欺骗是前提,要依靠医生诱导病人。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16年的一项实验中显示,即使患者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剂,安慰剂效应依然存在。且在试验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百分之30%。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就算安慰剂效应在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我们也不能转而相信一些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因为安慰剂不只是病症好转的唯一因素。大多数有效科学的治疗都是由于治疗效果和安慰剂效应共同产生的效果,而且不可能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疾病观,寻求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治疗,才能战胜疾病。

  • 标签: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