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技术鱼池战略:核心技术不断,工程师成核心资产
众所周知,比亚迪一直以来坚持自主研发,拥有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并不断推出新技术,如DM-i超混动技术、云辇技术等。
这就是比亚迪的“技术鱼池”战略,就是把技术比喻成“鱼”,不断地培育核心技术,当市场需要时就捞出一条来。
也正因此,有着“技术大拿”之称的工程师,在比亚迪内部被视为核心资产中的核心资产。而鉴于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研发身上,所以能够有机会和他们敞开心扉交流,变得相当难得。
但没想到这个机会还是被笔者等到了!8月2日,借着比亚迪在郑州举办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的机会,汽车情报新媒体有幸和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对于第五代DM的技术创新点,以及一些舆论端存在争议的话题,在讨论后有了清晰的答案。
没错,舆论端对第五代DM技术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这个65L油箱身上。比如一些网友表示只要油箱给多大,就能跑多远,言外之意第五代DM主要是把油箱做大了,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升级点。
事实上,在沟通会现场,比亚迪并没有避讳这一话题,而是开诚布公地对第五代DM技术的升级亮点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在此首先要说一下比亚迪DM混动的工作方式,以及它是如何做到极致的低油耗的。
有别于日系以油为主的油电混动,比亚迪DM混动以电为主,油扮演了辅助角色。没错,在大功率的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大功率、大容量的刀片电池支撑下,发动机只专注于工作在最佳转速和负载,从而支持P1电机发电,而发出的电量通过P3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再加上发动机的单挡直驱,从而实现“串联+并联+直驱+纯电”的四大行驶模式。
第五代DM的升级逻辑,便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首先是这台1.5L混动发动机的压缩比提升到了16:1,最高热效率则提升至46.06%,同样的油,能造出更多能量。
其次是EHS电驱系统,比亚迪通过“球+柱”轴承、高效离合器、低粘度润滑油、电机超薄硅钢片等技术,把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进一步降低,将系统的效率从87.6%提升至92%,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
还有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与上一代相比能量密度提升了足足15.9%,实现体积更小更轻的情况下,能做到和以往一样的电量。
以上是硬件层面的进阶,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层面,比亚迪带来了新的七合一动力域控,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控制整套插混系统的“大脑”,正是在它的指挥下,动力分配、能量回收以及电池管理都得以高效运行。
由此可见,第五代DM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2.9L(NEDC)和综合续航2100公里(NEDC),并非只是简单把油箱加大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艰难的研发过程,需要前瞻的视野以及扎实的技术功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随后进行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实测环节中,汽车情报新媒体驾驶秦L DM-i进行了实地测试,按照日常通勤怎么开就怎么测的原则,全程空调自动开启24℃,SOC亏电条件不低于15%,行驶城市快速路占比70%,市区道路占比30%,最终测得亏电油耗为2.45L/100km。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于一款售价只有十万元左右,用车成本这么低,并且各项主流配置拉满的准B级轿车,谁会拒绝这样一个诱惑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