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新鸭嘴龙类恐龙:长生黔江龙,为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交流提供证据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近日,国际知名SCI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西南地区一新命名的晚期分支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在东亚地区交流的证据》的学术论文,正式命名了重庆黔江正阳组发现的第一个新的鸭嘴龙类恐龙——长生黔江龙。该恐龙的属名以化石产地黔江命名,种名赠与最早报道黔江恐龙发现的地质专家王长生。该研究工作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与国家自然博物馆、云南大学相关学者共同完成。
长生黔江龙复原图
长生黔江龙的标本发现于黔江上白垩统正阳组地层,为一具部分完整且关联的鸭嘴龙类恐龙骨骼,材料包括了下颌、背椎、后肢、完整的腰带以及关联的前部尾椎,体长约长8米,为四足行走。黔江龙是重庆第一个被正式研究命名的白垩纪恐龙属种,也是首个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鸭嘴龙类恐龙。其一系列原始和衍生特征反映了从“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向“鸭嘴龙科”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学转变,系统发育分析也确认该类群处于鸭嘴龙科以外的进化树的较高位置。黔江龙的发现是鸭嘴龙类演化晚期的适应辐射和迁徙扩散的有力实证,研究人员推测黔江龙的祖先很可能由我国北方迁徙到南方,并在重庆黔江定居下来。
长生黔江龙化石现场发掘场景
长生黔江龙化石发掘修复现场
据了解,早在1960年,重庆黔江正阳组就已发现白垩纪恐龙化石线索;直到1974年,原四川地质局107地质队王长生才首次正式报道了山阳岭一带的恐龙发现。2022年开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的“重庆市黔江正阳恐龙化石集中埋藏地勘查与保护”项目正式实施,已发现2个稳定化石富集层位、400余个化石露头点和5个化石富集区,初步圈定分布范围5.7平方公里,资源富集区达到了0.8平方公里。发现的恐龙类型经过初步鉴定包括了蜥脚类、兽脚类以及鸟脚类的鸭嘴龙类等,有望弥补西南地区白垩纪恐龙化石研究薄弱环节,也能为世界恐龙研究提供更多科学材料。
黔江正阳组典型地层剖面
据介绍,重庆市恐龙化石资源丰富,已在29个区县的70多个地点均发现恐龙化石线索,具有分布范围广、区域富集、数量多、种类多等特点,因此被誉为是“建在恐龙脊背上的城市”。下一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组织力量继续加强对黔江恐龙化石的保护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保护质量。同时加强化石产地的综合研究,探索恐龙化石的沉积环境及其古生态特征,力争在黔江地区建立新的恐龙动物群,进一步提升重庆市在古生物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 标签: